文章列表

【司想評論】公民第二課: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

  • 2017-09-14
  • 法操司想傳媒

你對政治的想像是什麼?是掃街拜票的候選人,立法委員的唇槍舌戰(和飛越的水球),或者不過是一場譁眾取寵的表演?我們可以看到抱持不同政治立場的親友,為了要投給誰吵得不可開交,也有人對政治冷感,從來不會去投票。無論如何,大部分的人對政治都存在負面觀感,或許你也曾被爸媽耳提面命,以後不許跟政治沾上邊。

READ MORE

【司想評論】女童沒路跑,大嬸要跑路

  • 2017-09-11
  • 法操司想傳媒

依據媒體報導,苗栗縣竹南鎮公所舉辦路跑比賽,賽後的摸彩活動卻有一名婦人假冒8歲女童上台領獎,由於其他參賽者向主辦單位反應,經查證後,主辦單位也表示,目前已向警方報案,若婦人未在期限內歸還獎品,將會依法送辦。

READ MORE

【司想評論】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 傳統與法制的衝突與調和

  • 2017-09-08
  • 法操司想傳媒

在今年6月底,有一件很有歷史意義的事發生,就是花蓮縣光復鄉用阿美族語製作並發出一份通知領取土地權利證明書的公文。 根據《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的規定,原住民語屬於國家語言,所以原住民族地區所在地區的政府機關應用族語書寫公文。這在台灣歷史上,真的是意義非凡,因為這等於是承認原住民語在國家法制的官方地位。

READ MORE

【司想評論】錯誤的制度:雙首長制?總統制?

  • 2017-09-08
  • 法操司想傳媒

我國除了有獨一無二的五權憲法外,我國的行政首長任命,也與其他國家不同,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行政院院長由總統任命,行政院院長對立法院負責。立法院可以對行政院院長提「不信任案」,行政院院長可以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這樣的制度看起來的確有相互制衡的效果,立法院雖然可以換掉行政院院長,但也會面臨到若立法院解散,各委員是否能再次當選的風險。但實質上,這樣的制度真的有達到監督、制衡的目的嗎?其他國家的政體又是如何呢?

READ MORE

【司想評論】想搜身就搜身!警察是不是想……?

  • 2017-09-06
  • 法操司想傳媒

依據媒體報導,張姓姊妹為了母親照護問題,多次與大哥及小妹爆發衝突。上月初,姊妹倆請員警陪同到大哥住處找母親未果,離去時小妹打110報案及出示暫時保護令,現場員警在路上接到通知,當場依現行犯逮捕張姓姊妹,還帶回警局要求脫衣搜身;姊妹倆聲請提審,法官認定兩女非現行犯當庭釋放,姊妹倆已向法院表示警方有非法逮捕的行為。

READ MORE

【司想評論】命運大不同─日本奈良鹿vs台灣獼猴

  • 2017-09-06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媒體報導,目前日本奈良縣的梅花鹿,數量已經達到飽和,有些奈良鹿會到農家去啃食農作物,讓附近農民苦不堪言。起初當地政府會補助當地受災農民架設柵欄,但柵欄的成效低,因此奈良縣政府便與日本鹿愛協會擬定了鹿害防制條例,希望藉由獵捕一定的數量來控制鹿的數量,避免農民再受害。

READ MORE

【司想評論】警察濫用個資,報案人該如何自處?

  • 2017-09-05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媒體報導,新北市警員蔡杰燊(燊音同深),前年受理一名年輕女子報案後,竟循對方個資前往女子住處,脅迫女子為他口交,事後拿一百萬元企圖私下和解。檢方偵辦期間因被害人屢傳不到,全案一度不起訴。檢察官依職權送再議,高檢署認為仍有疑點,將全案發回再查後,女子現身指證,台北地院昨依強制性交罪判蔡員4年6月徒刑。

READ MORE

【司想評論】推銷愛心筆,是否會構成「強制罪」?

  • 2017-09-01
  • 法操司想傳媒

暑假期間再度出現強迫推銷愛心筆的現象,根據媒體報導,萬華警分局警方逮到一名16歲高姓少年涉嫌假藉強賣愛心產品,背後有販售集團招募學生,以打工方式指派學生到特定地區販售,每件商品售價199元謀取暴利,警方在全案詢後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裁罰。

READ MORE

【司想評論】從張月英、蘇炳坤、鄭性澤案,我們看到了什麼?

  • 2017-08-29
  • 法操司想傳媒

「冤」或許是這三個案子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刑求取供、案發現場的草率勘驗、忽略證據的正確性和嚴謹性,是這些案件偵查過程中的瑕疵。而將這些充滿瑕疵的證據,移到法院的審理過程,也未詳細的審酌與考量,這些種種問題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

READ MORE

【司想評論】再審蘇炳坤案 盼找回真自由

  • 2017-08-28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媒體報導,民國75年遭判15年有期徒刑的蘇炳坤,在民國89年由當時總統陳水扁宣布特赦罪刑後,蘇炳坤因不符合冤獄賠償條件,因此希望透過再審方式,能夠翻案改判無罪,還他清白。民國106年8月20日高等法院決定,在同月28日針對是否再審開庭審理,並認為此案具法治教育意義,搭上司改決議風潮,原擬採法庭直播,但後來決定改採加開延伸法庭旁聽,以及法庭全程錄影的方式。

READ MORE

【司想評論】一生懸命爭清白的張月英

  • 2017-08-25
  • 法操司想傳媒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陣子靠著自己力量好不容易洗清罪名的張月英女士呢? 2007年9月某日傍晚,一位七旬老婦在過斑馬線時,遭一台輕型機車撞倒,該機車騎士並未停下協助救護,而是肇事逃逸離開現場。經過路旁行人指證肇事車牌後,員警居然將車牌抄錯,導致員警追查到的車主,就是平日在永和的智光市場擺攤的張月英,她因此遭判過失傷害(拘役50天)、肇事逃逸(6月)有罪確定,兩罪刑都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從此之後她耗盡十年的時間苦讀法律,就是為了證明清白,終於透過不斷地再審後,法院於2017年5月31日宣判她無罪;10日後,檢察官未提上訴,張月英無罪確定。

READ MORE

【司想評論】檢察長辦案!可行乎?

  • 2017-08-25
  • 高宏銘(執業律師、法操共同創辦人,曾任彰化和新北地檢署檢察官)

根據報導高雄地檢署(下稱雄檢)檢察官會議決議檢察長自2017年9月7日起,檢察長周章欽除了綜理署內行政事務,「應分案偵辦無人犯在押之重大危害治安案件」,辦完一件後,再續分同類型案件一件,但免輪分一般偵查案件,並免輪值所有內外勤值班。簡單說,就是要求檢察長一樣要親自辦案。

READ MORE

【司想評論】致命的治療

  • 2017-08-22
  • 法操司想傳媒

一位以「佛舞」在網路上聞名的張姓男子,去年在淡水以一堂課2萬元開授「排解身心靈負面能量」課程,先要求蕭姓女學員跳佛舞,再把她捆綁起來,對她搔癢,並命令她不能笑以「對抗負能量」,接著餵食用150公克張國周強胃散加上200c.c.黑醋調配成的「祕藥」,不料蕭女喝了以後嘔吐、抽搐、口吐白沫,甚至尿失禁,張男和其他在場學員置之不理,有心臟病史的蕭女嘔吐9小時後休克,送醫急救不治身亡。張男於偵訊時否認犯行,宣稱他和蕭女的靈進行溝通,因為蕭女的靈不想回來,所以蕭女死了。士林地檢署依過失致死罪起訴張男和2名學員趙女、許女;另依醫師法,起訴張男、趙女。

READ MORE

【司想評論】攜帶何種兇器,會構成加重竊盜呢?

  • 2017-08-21
  • 蔡正皓 (台大法研所畢)

根據2005年10月13日的媒體報導,一名男子攜帶老虎鉗到某幢空屋,企圖剪下電纜偷竊,但被屋主發現而報警逮捕。新竹地方法院一反過往最高法院判例的定見,認定男子攜帶老虎鉗偷竊的行為不構成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3款的「攜帶兇器竊盜罪」,只構成第320條的普通竊盜罪。

READ MORE

【司想評論】願者上鉤

  • 2017-08-18
  • 法操司想傳媒

「釣魚」失敗 近日,警方懷疑色情業者藉著刊登「徵時尚浪漫小姐」廣告來徵求應召女,於是派女員警去面試釣魚。在鄭姓與侯姓男子表明並說明拆帳細節後,女員警即表明身分欲依《刑法》231條逮捕兩人。然而檢察官認為裝扮面試應召女的女警,並未因鄭姓及侯姓男子的引誘,而萌生「心動」下海的念頭,所以不符合引誘或媒介男女與人姦淫罪的構成要件,不起訴處分。 相信大家經常看到警察假扮成嫖客及應召女來查案件,我們稱警方這樣的做法為「釣魚」,但是這樣的方式真的合理嗎?

READ MORE

【司想評論】公民第一課: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

  • 2017-08-18
  • 法操司想傳媒

「人權」是一個常被拿來主張、身為人與生俱來就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但多數人對人權的內涵並不清楚。其實,人權的發現和演進,是透過先人不斷衝撞制度,才使身為人可以活得有尊嚴,並能公平對待每個人。然而,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仍有國家罔顧人權,持續的侵害人民的權利,或是人民權利受損卻不自知,因此建立對人權的了解就更顯得重要。

READ MORE

【司想評論】錢比生命重要?鄰居拒絕借道救人

  • 2017-08-17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媒體報導,新北市一名工人昨天下午在蘆洲民權路上的店家安裝冷氣時,從2米高處墜落在不到60公分寬的防火巷內,當場失去生命跡象。警消獲報趕抵,拜託林姓屋主借道協助送醫,林姓屋主卻以不願房子變凶宅為由拒絕,甚至將鐵門拉下,警消人員只能多花20分鐘,將羅男搬上遮雨棚,從店家的冷氣口將羅男送醫,因此延誤就醫,羅男送醫後不治身亡。 到底這件事該怎麼看呢?

READ MORE

【司想評論】霧裡看花的國民法官制度

  • 2017-08-16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媒體報導,新政府認為馬英九政府所推動的「觀審制」,並不符合民意,民眾缺乏參與感,因此,司法院欲參考日本的「裁判員制度」,推動「國民法官制度」。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推動「國民法官制度」的「人民參與審判法草案」,最慢今年底出爐,但是這樣的新制度真的比觀審制好嗎?

READ MORE

【司想評論】律師教唆偽證,一定要入監服刑嗎?

  • 2017-08-14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媒體報導,律師陳世寬於9年前教唆時任元京證券協理曾鴻展作偽證,讓元大集團馬志玲等人脫罪。台北地院第一審原判決陳世寬無罪,但第二審時高院逆轉依教唆偽證罪將他判刑6月有期徒刑,陳世寬不服提起上訴,最高法院業已駁回定讞,但陳世寬一定要入監服刑嗎? 首先我們先來看偽證罪的處罰要件以及有何特別之處?

READ MORE

【司想評論】從北檢重查中廣案來探討簽結

  • 2017-08-09
  • 法操司想傳媒

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三中案,歷經了八年的調查最終以查無不法而行政簽結,讓許多民眾大呼驚訝,也因為是簽結,所以此案當時亦無法聲請再議。然而,近日台北地檢署接獲檢舉,直指中廣交易案有弊端,也提出部分的證據,於是台北地檢署便分他字案重啟偵查。「簽結」,字面上看起來似乎案子結束,但是卻又可以重啟偵查讓人不禁懷疑,「行政簽結」到底具有何種效力,也到底該不該存在?

READ MORE
諮詢 大壯律師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