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司想評論】違規男罵警「垃圾」遭起訴,為何法官判無罪?
騎車上路因未戴安全帽被警察開罰雖然很不開心,但也不能辱罵員警。不過最近有則新聞報導指出,高市黃姓男子騎車未載安全帽遭取締後拒收罰單,並涉嫌辱罵「垃圾」,經員警當場壓制,並被檢方依妨害公務罪起訴,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認為屬個人修養不足、一時情緒反應,依據憲判旨意,判決無罪定讞。


【司想評論】女高中生失聯2周,已婚男遭捕,是略誘還是和誘罪?
新聞時常出現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報導,有些未成年人可能因遭人拐騙而被迫從事勞動工作,也有部分個案是因家庭管教過於嚴苛,導致未成年人選擇脫離家庭生活。然而,無論是拐騙或唆使未成年人離家,都有可能構成觸法。


【司想評論】空姐懷孕被迫留職停薪,是留職停薪還是無薪假?
許多民眾都困惑無薪假與留職停薪有什麼不同,其實可以從許多層面來判斷。近期有則新聞報導指出,華航張姓空姐因懷孕,申請轉地勤遭拒,被要求留職停薪,期滿後復職僅任行政職,沒有飛行加給,薪資大幅短少,要求賠償185萬元,高雄地院調查,華航請張女留職停薪,應為當時流行「無薪假」,依法「無薪假」月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因此留停期間,張女應可請領每月2萬多元薪資共45萬元,其餘請求則駁回。


【司想評論】比生母還愛他!「舅舅變爸爸」,法官為什麼裁定收養?
法官在認定親權人時需要多方考量,目的就是為了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近期有則感人的新聞報導指出,一名未成年少年的爸媽都因毒品案件鋃鐺入獄,孩子生下之後幾乎沒有盡過當父母的一絲責任,少年父親已經7年沒有任何消息,母親則還在獄中服刑,照顧孩子的重擔就落在舅舅身上。法院裁定生父母停止親權,交給舅舅擔任監護人,雖然沒有照護孩子的經驗,但男子沒有怨言,真的學習如何當個「爸爸」。


【司想評論】比特犬緊咬柴犬造成「兩狗雙亡」,柴犬主人需要賠償嗎?
近期不少關於比特犬咬傷人的事件層出不窮,由於比特犬生性兇猛,在台灣若要飼養比特犬,需要先向相關單位登記,否則可能會遭到開罰。最近在屏東就發生一起比特犬咬死柴犬的事件,比特犬在街頭緊咬柴犬,現場民眾發現趕緊持棍棒、掃把工具試圖將兩隻狗分開,比特犬仍緊咬不鬆口,最後柴犬傷重不治、比特犬也死亡。


【司想評論】飆速害34周胎兒送命!肇事男判6月免關,胎兒是人還是物?
法律上關於胎兒的討論相當多元,有見解認為自受精那刻胎兒就有生命,有的則認為胎兒要從母體裡分離,才算獨立的人。近期發生一起悲劇更引發討論,台中一名張姓男子去年在台74線道路飆車,開著奧迪進口車以時速168公里的在快速道路飆車,追撞黃女夫妻,讓她腹中已經34周的胎兒保不住,當時黃女律師主張以過失致死偵辦,但寶寶未出生,依法不屬自然人等同「物品」,最後檢方僅依導致夫妻受傷的過失傷害起訴,近日地院輕判六月。在法律上未出生的胎兒等同「物品」,無疑又讓這個媽媽痛失孩子後又在審理中備受打擊。


【司想評論】撞警遭壓制骨折一審判警賠42萬,為何二審判免賠?
近期有則新聞報導指出,新北市陳姓男子前往友人車禍現場關切,竟與新北市蘆洲分局林姓警員起爭執,並以右肩頂撞林員,遭以妨害公務現行犯壓制逮捕,但陳主張林員使用警力不當,造成他骨折受傷,求償三百十五萬元,一審判決林員須賠償四十二萬多元,兩造均不服上訴;高等法院認為,陳刻意頂撞林員,藉以阻擋林員執行警察職務而遭逮捕,陳因拒不配合掙扎抵抗受傷,林員無賠償責任,逆轉改判免賠。可上訴。


【司想評論】瘖啞男子涉嫌勒斃女老師,為何喑啞人士在刑法中能減刑?
近期花蓮縣發生一起瘖啞男子涉嫌勒斃女老師的悲劇。據報導指出,花蓮縣一所偏鄉國中的29歲女老師17日遭人發現陳屍校外的宿舍,疑遭人勒斃。警方獲報後,立即封鎖現場進行採證,發現女老師的手機遺失、衣褲不整,警方從監視器當中鎖定26劉姓瘖啞男子涉有重嫌,動員眾多警力在劉男經常出沒處搜索,終於在海堤附近的防風林找到疑似意圖畏罪輕生的劉男,卻因樹枝太細斷裂,當場被警方逮捕。


【司想評論】國定假日4+1天確定上路,命令與法律哪個位階比較大?
立法院於5月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確定自2025年起新增四個國定假日,分別為9月28日教師節、10月25日光復節、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以及農曆小年夜。同時,5月1日勞動節也正式納入為全國適用的放假日,不再僅限勞工適用。 不少人對於新增加的國定假日感到開心,已經計畫好出國旅遊,但也有勞工表示放假變多代表他們加班也要變多。在國定假日4+1天上路前,台灣有哪些可以放假的國定假日呢?這次修法還將原本只有在行政命令位階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提高到法律位階,行政命令與法律有什麼不同呢?讓法操為您說明!


【司想評論】鍾文智落跑高院挨批「偷偷放人」?何謂縱放人犯罪?
近期有則新聞報導引發關注,前「連一鮑魚」董事長鍾文智被重判30年5月定讞後逃跑,爆發高院合議庭辦案有程序瑕疵等問題,鍾文智加保2000萬後,高院竟在發監前解除電子監控,甚至用審理單代替裁定書,遭到外界撻伐。高等法院自律委員會將合議庭審判長邱忠義、受命法官陳勇松送評鑑。


【司想評論】罪大惡極! 14歲國二女被性侵228次?黃子佼盼復出?
近期藝人黃子佼佔據各大新聞版面,黃子佼為偷拍論壇「創意私房」會員、持有2259部未成年人性影像,遭判無正當理由持有兒童及少年之性影像罪,判刑8個月,台灣高等法院日前舉行準備程序庭,黃子佼庭訊結束離去前,對媒體鏡頭鞠躬5秒,外界認為他在為復出鋪路。


【司想評論】自家監視器朝向鄰居後院挨告!何謂合理隱私期待?
許多人家門口都會安裝監視器,但如果鏡頭沒照到家裡內部,而是只照到後院,這樣是不是也會觸法?


【司想評論】軍事審判制度宣布恢復,現役軍人要注意什麼?
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引起不少民眾討論,究竟台灣有沒有需要軍事審判制度?哪些罪責適用?現役軍人又需要注意什麼?刑事訴訟法學者又是怎麼看?法操帶您一一分析。


【司想評論】3200元紅包惹禍,清潔隊員遭判1年,收紅包也是賄賂!
廉潔是公務人員的核心價值,公務人員執行職務時應秉公處理,不得收受賄賂。近期有則新聞報導指出,彰化縣溪湖鎮2間工廠,為感謝公所清潔隊協助清運垃圾,老闆主動塞紅包給2名隊員,2老闆日前被判有期徒刑2月、緩刑2年。今2名收現金的清潔隊員1個被判免刑,另一個被則被依貪污罪判刑1年10月,緩刑3年,並得支付公庫5萬元。2人刑度之所以有別,係因先收到錢的A男,返隊途中把一半分給B男,B男事後跑到廉政署自首,因此揭發此案,獲判免刑。2人共收現金3200元,卻掀起軒然大波,令同事始料未及。


【司想評論】案件不知如何處理法官延宕4年半,判罰俸40萬!
時任新竹地院法官王榮賓於2017年間任合議庭受命法官所受理少年被告經起訴之刑事案件,合議庭判決後經上訴,由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撤銷原判決、發回新竹地院更審,其於2019年2月13日收受卷證後,無故延滯長達4年6月才指示送交分案,經司法院移送職務法庭審理。


【司想評論】出售凶宅遭判一年,隱瞞凶宅在法律上會有什麼責任?
大多人對凶宅避之唯恐不及,若屋主隱瞞凶宅出售給不知情的買家,會有什麼法律責任?嚴重的話還可能遭判刑。近期有則新聞報導指出,高雄市張姓女子以900萬出售房屋,竟隱瞞胞兄死在屋內之事,被地院依詐欺取財判刑半年,檢方指張女至今未賠償和解,要求從重量刑,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改判徒刑1年。


【司想評論】誤撩「二頭肌」鮮肉警,台中藥頭人贓俱獲,何謂誘捕偵查?
不少電視劇都會出現警方假裝嫖客破獲賣淫集團的橋段,這種行為在刑事訴訟法叫做「誘捕偵查」,這種偵查方式俗稱「釣魚」,其是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到底合不合法判斷的要件有許多。


【司想評論】債務人可繼承房產卻被排除,遇到債務人脫產該怎麼辦?
借錢出去最怕對方還不出錢,為了躲避債務還可能會脫產,這時候債權人跟怎麼保護自己的權利?近期有則新聞報導指出,基隆一名孫姓女子因積欠銀行40餘萬元,無力償還。銀行追討時發現,孫女母親有遺留下房產,卻只分給孫女的另外三名手足,認為債權受損,向法院訴請撤銷房屋繼承登記。孫女手足則稱因母親在世時,已給予孫女多筆資助,故未給予繼承房產。法官認為銀行未舉證「無償行為」,且無從排除死者遺願或遺產管理,駁回告訴。


【司想評論】鐵工修繕車棚不慎摔重傷雇主判賠,承攬跟僱傭有什麼不同?
民法上的承攬與僱傭是兩個不同的契約,有時很難分辨,近期就發生一起職災事件被告以雙方是承攬契約答辯,究竟二者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說承攬契約比較有利於被告?


【司想評論】新光三越氣爆案竟「未申請施工」?會面臨什麼法律責任?
台中新光三越12樓美食街昨上午發生氣爆,釀成4死34傷,原因疑為施工不慎釀禍。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李正偉昨下午透露,並沒有接獲新光三越室內裝修申請。如果真是因為裝修原因釀禍,新光三越將面臨什麼法律責任,讓法操為您分析。

精選影片

星宇涉年齡就業歧視遭罰30萬|不給面試機會就是歧視?雇主如何避免踩到年齡就業歧視罰則?

川普關稅戰震驚全球|打破現有體制?劃分敵我陣營?川普到底在盤算什麼?

高院庭長縱放鍾文智潛逃?合議庭都是假的?需要深究法官可能成立的刑事責任!

賴總統提恢復軍審制度|不應走回頭路!恢復軍審制度後,最大的問題會是什麼?

台積電赴美投資|護國神山垮了?台灣被掏空?半導體產業就此一片漆黑?

川普、澤倫斯基撕破臉|川普有什麼打算?趁火打劫?美國會放棄烏克蘭嗎?

北市佛教精舍命案|宗教團體該受管理嗎?該怎麼管?

路邊卸貨害死人|經營者應檢討,別再把經營成本外部化!

郭董欠12億獎金挨告?簽的是什麼合約有影響嗎?戴正吳為什麼選擇以勞動事件提告?

台版「地面師」詐欺案|詐團盯上獨居長者!有什麼防堵的好辦法?

柯P遭起訴——政治獻金部分|法院最新的羈押理由是?柯P這部分最有可能成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