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

【書想評論】《行為失控》:重刑就能防止犯罪發生嗎?

    >
  • 2022-09-22
  • 法操司想傳媒

每當有重大社會案件發生時,媒體及輿論第一個所檢討的總是法律制度的完善,這個行為為什麼不用被處罰?刑罰設計的是不是太輕了?認為應該要處以重刑才能改善各種惡行,正所謂「亂世用重典」。 法律確實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只要提升刑法或行政法規的罰則就能順利改善社會秩序嗎?美國法律及社會學家班哲明·凡魯吉與心理社會行為學家亞當·范恩所著的《行為失控》就來帶大家探討這些問題。

READ MORE

【智財法專欄】你的商標使用,正確嗎?

    >
  • 2022-09-17
  • 陳緯勝

越來越多人知道商標申請的重要性,商標申請甚至可以說是事業發展的第一要緊事。商標採取屬地主義,權利從註冊公告日起算十年有效,且每十年可以延展一次,但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原來商標沒有「正確」使用,商標權有可能會被廢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READ MORE

【司想評論】鄰居菸味不斷飄進家裡,該怎麼辦?

    >
  • 2022-09-13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新聞報導,桃園市一名張姓男子長期在自家門口抽菸,菸味也隨風飄進鄰居家中,導致鄰居苦不堪言。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鄰居決定蒐證提起民事訴訟,最後桃園地方法院判決張男必須要賠償鄰居11萬元,仍可上訴。

READ MORE

【司想評論】什麼是外役監?所有受刑人都能去嗎?

    >
  • 2022-08-31
  • 法操司想傳媒

日前在台南發生令社會震驚的雙警命案,後來爆出原來兇嫌是台南明德外役監逾期未歸的受刑人,因為碰上警方盤查就憤而行兇。而數日後法務部亦發布花蓮自強外役監有2名受刑人逃逸的消息,令社會對監所管理的信任度降到低點。 究竟什麼是外役監?為什麼受刑人還可以返家探親?讓法操告訴您!

READ MORE

【他山之石】【大法官的一句話】凱坦吉·傑克森:「我站在幾代美國人的肩膀上,他們從未有過這樣的機會。」

    >
  • 2022-08-28
  • 法操司想傳媒

現年83歲的史蒂芬·布雷耶大法官在今(2022)年1月時宣布將在最高法院庭期結束後退休,繼任的人選則由美國總統拜登所提名的凱坦吉·傑克森所接任,傑克森也於同年6月30日正式就任大法官一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女性大法官,寫下歷史新的一頁。

READ MORE

【智財法專欄】男孩倫敦VS巴黎男孩,地理名稱商標好難?

    >
  • 2022-08-27
  • 陳緯勝

得恩堂眼鏡註冊「BOY LONDON」,近日被最高法院以「LONDON」會被消費者聯想到英國倫敦,以違反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8款「使公眾誤認誤信其商品或服務之性質、品質或產地之虞者」判定敗訴。商標中包含了產地名稱往往極俱爭議,這讓筆者想起了「巴黎男孩」商標。

READ MORE

【書想評論】《芝加哥七人案》:有目的的性判決,沒有正義可言

    >
  • 2022-08-26
  • 法操司想傳媒

1960年代末,適逢美國總統大選前夕,也有許多民眾不滿當時美國援助南越、參與越戰的政策,其中反戰者更是以大學年齡的年輕人為大宗,在各地發起反戰示威遊行。1968年嬉皮組織、左派人士和黑人組織「黑豹黨」等一萬多名青年聚集在芝加哥舉行反越戰示威活動,原本僅是以和平手段表達對越戰的不滿,卻在警方的暴力執法下演變成暴力事件。 在新任總統尼克森上台之際,聯邦檢察官起訴了七位領導人,指控他們共謀跨州界煽動暴力行為。《芝加哥七人案》即收錄了United States v. Dellinger一案審判紀錄中最精華、最具歷史意義的部分。

READ MORE

【司想評論】怕被報復?檢舉魔人冒名檢舉反而吃上刑責

    >
  • 2022-08-24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新聞報導,桃園市警方在短短26天內就接獲同一人檢舉高達113件交通違規事項,不過等到警方為查證檢舉事項而向檢舉人高姓男子聯絡時,高男卻對檢舉事項毫不知情。經警方追查後才發現這一百多件違規案其實都是另一名林姓男子所檢舉,而林男之所以會使用高男的名義檢舉他人,竟然是「怕個資外洩」及「怕被報復」,非常令人傻眼。

READ MORE

【司想評論】【哈根達斯食安問題】有農藥殘留就代表有食安問題嗎?

    >
  • 2022-08-19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新聞報導,知名冰淇淋品牌「哈根達斯」的香草口味冰淇淋今(2022)年6月在我國邊境被驗出有農藥殘留,雖然這批產品還沒有流入市面,不過仍然導致當時共有5400多公斤的產品被迫下架。而近日在新加坡、法國及比利時等國也有產品被驗出有農藥殘留,衛福部也要求已要求業者停售、回收這些有疑慮的產品。

READ MORE

【高宏銘專欄】危邦不入

    >
  • 2022-08-18
  • 高宏銘律師

近日許多新聞報導都提到位於柬埔寨的詐欺集團引誘國人前往,然後施加凌虐、要求協助詐騙,甚至還有強摘器官的情形,紛紛提醒國人千萬不要相信詐欺集團的話術,例如簡單卻高薪的工作機會等等。政府機關也是屢屢提醒國人要對招攬前往東南亞工作提高警覺。

READ MORE
大壯律師 LINE
top